轧光,又称压光。面料后整理的一道工序。利用纤维在高压或高温条件下的物理可塑性将织物表面轧平或轧出花纹,以增加织物光泽的整理过程。依据轧辊辊面材料、轧压力、温度、不同的软、硬轧辊组合及穿布方式,可获得不同的轧光效果。
温度、速度、压力是轧光机三要素,轧后效果不理想首先要从这三个方面找原因。
1、手感偏硬
整理后手感偏硬应该考虑温度压力和速度是否过高和太慢,油面后手感偏硬可以镜面冷压一下,当然织物整理前如果太硬的话轧后也不太可能变的很软,锦纶类的面料织物轧后手感变软更明显。
2、光泽度太亮或太暗
亮度主要是由温度决定的,太亮应该降低温度、加快速度和减小压力,太暗则相反。
3、边中差或头尾差
面料两边亮应该减小压力,中间亮应该增加压力(原理是辊筒有中高);头尾差应该是温度没有保持一致,一般温度控制在正负5度之内!
4、防绒效果差
防绒效果不好应该减慢速度和调高温度压力,或增加轧光的次数!
5、皱印
轧死印是轧光常见的问题,两边皱印应该增加进布的张力,中间皱印要减小进布的张力。中间皱印也要检查下进布架导辊表面是否干净,不干净摩擦力太大也会起皱或者造成布面擦伤!一般加工匹装的散布应该打成大卷装后再加工,以达到恒张力的目的。
6、轧光斑点
轧光斑点是最常见的病疵,辊面不干净导致的(例如辊面有线头),生产中一定要经常擦拭辊面!另外辊面损伤也会产生轧光斑点(例如尼龙辊压到硬物造成的凹陷小坑等)。
7、门幅缩的太多
轧光后织物门幅都会缩小,正常会缩小1--3厘米,缩的太多应该减小进布和出布的张力,温度越高也会缩的越多。
【版权声明】联合纺织网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章真实性需要自行检测
文章仅供信息专递作用,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
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电话:0755-8229 6262